榜样,可能就是在你身边默默无闻着的赶路人,于平凡中抗拒平庸,于举手投足间散发能量,胡琪姝的大学生涯,似乎就印证了这句话。
释怀过往,目视当下
2016年的夏天,作为高中三年的结局,似乎并不圆满,那段时间的沉淀像一颗石头,在激起层层涟漪后慢慢坠落沉底,其分量好像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减轻,但是始终存在。考虑再三,胡琪姝走了出来,决定填报志愿,调整状态,收拾心情,背上行囊,远赴距离家乡近600公里的烟台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涯。
初入大学时,她真切的感受到大学生活较之于高中的自由,那时的她,“迷茫,什么也不懂,也不知道要干些什么”,那段时间,她找不到自己的节奏,“大家都在做什么,我就跟着做,大概就是一种随大流的状态”,经历过混混沌沌后的清醒大概源于身边,那些优秀而愈加勤奋的人。她很快就发现这种自由的难以驾驭,危机感潜伏在周围,吞噬着她的信心和耐心,她认识到放任无趣消极的状态发展下去,只会陷入“恶性循环”,必须为自己找到一个突破口。
保持习惯,拒绝庸碌
“迷茫不是颓废的借口”,在摸索方向的前行中,她紧紧抓住“学习”这根绳子。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当时的胡琪姝来说,谈不上兴趣所在。“不喜欢并不意味着做不好,关键是拿怎样一种态度对待”,这种态度,胡琪姝归结为“不放弃”。面对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她靠着最原始的学习方式,对文本进行重复记忆,循序渐进将知识点打碎又重组。大一一年的时间,她着重阅读老师推荐书目,这些“课外书”成为课余生活的调剂,“有些时候你的一些感受很难以表达,但是某本书中看似平平无奇的某句话,却戳中了点,让你产生共鸣。”文学在她的眼前敞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提及这一转变,“热爱的第一步,是抛开偏见融入它”,她如是说。
大一的努力,为她赢得大二阶段新的选择。胡琪姝选择修读法学双学位,“如果不用学习来占用时间,时间也是会被浪费到其他琐事上”,正式开启“掏空周末、节假无休”的学习模式。在保证本专业进度质量的基础上兼顾法学专业,这实非易事。胡琪姝在谈及双学位时提到,“虽然在休息日要穿过整座校园去上课,但是我感谢双学位带给我的一切。”法学的深入研学为她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她感悟到法学和文学的互通之处,是宽容,是人文关怀。
梦在心中,路在脚下
前路漫漫,方向诸多,只择一而取。大三的她踏上考研路,“考研是一种选择,它会带来无限可能,为之付出与期望值成正比的努力,没有捷径,但是也不算辛苦,毕竟我们都是经历过高考打磨的人。”
学问向来无速成,循序渐进攀高峰。向高处走,向远处看,胡琪姝为自己立下一个没有退路的目标。“我不喜欢后悔,后悔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能做的就是把握住我能够把握的时间和机会,既然我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就没有理由惯着自己”。准备考研的那段时间,她选择适当放弃社交网络,防止碎片化的信息干涉她的学习;面对大段的文字材料,别人记一遍的她会选择记两遍;在英语的学习历程中,她将“过一天、斩千词”变成一种习惯。一路坚持让她在备考路上捡拾信心、蓄积底气,脚下的路愈来愈坚实。
开始的焦虑,促使胡琪姝寻找路径进行自我调适和解压。心态崩溃,有时候是因为无所事事,有时候因为起早贪黑。胡琪姝在两者之间找到“时间管理”这一平衡方法。在保证每天学习时间的基础上,适当转移注意力,劳逸结合赋予她轻盈的心态和更高的效率。“其实考研,没有谁轻装简行,最忌自己感动自己的伪努力。”如果通宵达旦地学习只为弥补白天的神游,一分钟的刻苦只为隐藏九分钟的无所事事,那将毫无意义,胡琪姝则“绕道而行”,避开盲区,让知识在有限时间内有效输入,她的初心从未输给时间,结果便是最好的证明。
一路求索,味淡至甘
目标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追寻着这个目标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也在经历着生活。胡琪姝回望大学四年,总结为“三点一线”,若多出一点,那便是图书馆。这里往返着她的身影,记录着她的惬意小时光。她尤其对汪曾祺的散文《人间草木》印象深刻,“汪曾祺笔下的文字,杂而不散,把人世浮华都藏进人间烟火气,透着平实寡淡的乡土情味,足以清忧解乏。这本书并没有呈现作者经历文革后痛苦的影子,反而传达出一种乐观平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或许是这种态度感染了她,胡琪姝的大学时光,犹如缓缓清溪静静流淌。 “我大概是那种默默无闻的状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我选择把时间倾注于我更感兴趣的事情上。”有些尝试不一定以学到什么为目的,也不需要一定有收获才罢休,在不断尝试中,胡琪姝找寻着兴趣所在,大提琴、古筝、书法……一点点捕捉技能,一次次邂逅更加充实的生活。她在取舍中学会分清主次,就如疫情期间的志愿服务经历,“有机会就去做了,也没有太考虑结果”,于社会,于他人,她感受到责任的分量。
上岸复旦的背后,胡琪姝将别人眼中的煎熬变成习以为常,不曾希冀幸运之神的眷顾,因为胜算只掌握在自己手中。来路或有潮起潮落,愿她在未来的某天,刚好拥抱那个她曾期待的熠熠生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