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烟大主页 | 今日时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向下箭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刻把握“千万工程”的哲学意蕴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7-10浏览次数:[]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的内涵外延不断深化拓展、迭代升级,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学好用好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牢牢把握其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将其不断转化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思路办法和具体成效。

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

“千万工程”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为民情怀,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乡村建设工程,而且也是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浙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的重托,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推进“千万工程”时,浙江并未就环境抓环境,而是把它放到了城乡统筹的高度,秉持让村里人像城里人一样全面享受公共服务和生活便利的初心,着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20年来,浙江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

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因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锚定“群众要什么、我们干什么”,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激发“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实事求是的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必须从实际出发。只有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促使我们深入实际、了解实际。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离不开调查研究。“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调研,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浙江坚持从实际出发,从浙江农村区域差异性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工程建设进度不平衡的实际出发,立足不同地形地貌,区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村庄和纯农业村庄,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坚持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标准有高有低,不搞整齐划一。20年来,“千万工程”的每一次深化拓展,都是基于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的成果。

实践证明,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只有学好练精这个基本功,才能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才能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因此,必须持续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等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实情、谋实招、求实效,不断破解矛盾和发展瓶颈、推动高质量发展。

善谋全局的系统思维

系统观念是系统思维的出发点,系统思维是系统观念的具体过程。坚持系统观念,必须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的体现,涉及硬件和软件、技术和机制、设施和观念等许多方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坚持系统治理,从根上革除弊病,从面上实现普惠共享。“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使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革。农村和城市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必须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兼顾多方面因素,注重多目标平衡。此外,在推进“千万工程”中,需要注重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系统把握城乡关系,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加大改革力度,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要素更多下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牢牢掌握统筹推进的科学方法,坚持两手提升软硬件,设施机制同步抓,环境文明互促进。更加注重完善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推动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再提升,让农村群众享受到现代化建设新成果。

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

“千万工程”是浙江干部群众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成果。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既要多办一些近期能见效的大事、好事,又要着眼长远、着眼根本,多做一些打基础、做铺垫的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浙江紧盯“千万工程”目标不动摇、不折腾,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每5年出台1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不断丰富“千万工程”内涵,拓展建设领域,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确定整治重点,与时俱进、创新举措,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既不刮风搞运动,搞短期政绩,也不超越发展阶段提过高目标,从花钱少、见效快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入手,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绿化亮化,再到产业培育、公共服务完善、数字改革,先易后难、层层递进。

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要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对已有的部署和规划,只要是科学的、切合新的实践要求的、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就要坚持,一茬接着一茬干。要坚持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统一,踏实努力、久久为功,真抓实干、绵绵用力,善用巧功夫、敢啃硬骨头,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