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烟大主页 | 今日时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向下箭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在实践中把握“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9-22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能够历经五千多年历史变迁而长盛不衰,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得益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气质,得益于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是对中华民族创新进取精神的精准把握,也是对文化建设方法论的深刻阐释。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做到守正创新。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尊古意味着承古启今。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不是那种割断历史与传统的无根基创新,而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实践,把握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深厚底蕴,建构中国理论,阐释中国道路,在尊重传统基础上的革新、创造。在守护中华民族正气的同时,不断砥砺前行;在尊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忘开拓创新。一方面“守正”前行,一方面“尊古”创新,一体两面,并行不悖。

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创新是一种进取精神。从《诗经·大雅》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礼记·大学》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孔子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到《周易》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变革思想和蓬勃的创造活力,一脉相承又不拘定法的创新进取精神深深内嵌于中华儿女的基因,塑造着一代代中国人。

自强不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勇敢气概和精神正气,是中华民族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密码。正是因为这种“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的创新自强精神,“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才有了绵延五千多年、长盛不衰的中华文明。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更需要我们赓续中华文脉,把握创新这一中华文明的内生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应历史之变、解时代之问,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是一种务实行动。“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慧眼号”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载人飞行任务顺利完成……辉煌的科技成就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创新的生动体现。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开放大潮中锐意进取、敢闯敢拼的企业家,科研攻关一线大胆创新、攻克难题的科学家,乡村振兴热土上探索经验、蹚出新路的基层干部群众,皆是进取的行动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从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再到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依靠的都是务实的行动力。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更应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汇聚强大创新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贡献。

来源: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20日